Saturday, September 1, 2018

电动汽车助中国领跑全球

卡内基-清华全球政策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称,尽管人们对于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生存能力产生了严重的质疑,但是,这一领域在中国的前景依然光明。

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目前主要依赖政府导向。但是,报告作者王韬认为,培育一个新的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“需要的不仅仅是政治意愿”。

他认为,深化电动汽车产业的商业发展,政府必须从四个重要的方面入手:开放国内电动车市场,引入国际竞争;优先鼓励商业运营的行业部门使用电动汽车,如汽车租赁、出租车、公务车等,然后才是私人消费者;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激励措施来重点营造能够自我维系的商业模式; 降低对高额补贴和制订销售目标等手段的依赖。

对于可能正处于关键时刻的电动汽车行业而言,王韬的建议可谓应时应景。正如市场研究公司捷孚凯( )早前在其报告中所说的那样,直到今年,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都还处在“摸索阶段”。报告认为,“如果过去五年可以看做是发展期的话……,那么,未来五年将是行业解决一些关键问题的五年。”

王韬认为,对于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55%的中国而言,电动汽车产业的成功将会有助于降低其对石油的依赖,并且还能享受到“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的全球领跑者所带来的经济收益”。

电动汽车部门的发展还能够缓解中国尾气排放的压力,提高空气质量。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,“迅速发展的交通运输行业”让本已居高不下的碳排放雪上加霜。王韬认为,发展电动汽车能够有助于缓解这些问题。中国及其亚洲邻国长期以来都把共有河流的水流数据视为国家机密,试图增强这些数据开放性的外交努力陷入僵局。

本周我到斯德哥尔摩参加“世界水周”活动,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们云集于此,围绕“水合作”的主题展开讨论。就在这里,我遇到了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,是关于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各国间建立互信关系。

在参加活动时,我与一位尼泊尔水文学家沙哈尔·瓦希德就喜马拉雅地区(发源于中国的河流从这里流向南亚)的一个新洪水预警报测站网络进行了探讨,这个项目有望打破上述僵局。

为了推动经济发展,各国都试图保住日益减少的供水和水力发电,喜马拉雅各大河流的河水已经成为地区水资源之争的焦点。各国政府都急急忙忙地抢在邻国之前修建大坝,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自己对河流的权利。 喜马拉雅地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地震和洪水易发区(根本不适合修建大坝),但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尼泊尔和不丹计划修建的水力发电大坝已经超过400座,而中国也计划在发源于西藏的各大河流上修建约100座大坝,总发电量与南亚国家的大坝相近。

迄今,由于地区各国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,关于这些缺乏规划的项目对河流生态系统以及喜马拉雅流域15亿居民的累积影响,迟迟未能进行讨论。这意味着工程师和规划者们实际上都是在盲目地建设。

在“世界水周”的一次高级别小组会议上,中国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称中国“重视在水问题上的国际合作”,并将其视为解决中国国内水危机不可或缺的要素。但他也警告说,国际社会必须尊重各个国家进行适当水资源开发的权利。

这番讲话无法让下游的南亚国家松一口气,他们担心中国的水资源开发会“溢出”国界,从而减少他们的供水。

尼泊尔水文学家瓦希德一直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(,中国和印度均为其成员)合作,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在喜马拉雅各处设置洪水预报站点。

每年季风季节,喜马拉雅地区都会有洪水肆虐。今年6月,这一地区被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彻底摧毁,滔天的季风洪水夺走了至少5700人的生命,冲破了印度北部和尼泊尔的大坝。

如果各国收集的河流流量数据公开供所有人使用,就向其政府提供计算机以及技术支持。实际上,数据被直接从站点发到网上,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实时获取。

在一个国内法禁止官员透露任何国际河流水量数据的地区,这无疑是迈出了一大步。

瓦希德承认,过去五年中这一项目在缓慢推进,迄今收集到的数据能够让建立一个试点性的地区洪水预报模型。这意味着各国将能够获得上下游邻国至关重要的河流流量信息,将在洪水袭来时给沿河社区更多时间做出反应。

迄今项目已经在尼泊尔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和不丹设置了站点。印度和中国都还没有分享数据,但它们在该项目的指导委员会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。瓦希德非常乐观,认为中印在适当的时候会加入进来。他说:“我们鼓励各国都坐下来,看需要收集什么数据。这个想法是为了鼓励各方看到(项目)的收益。”

有迹象表明印度已经准备加入项目了。今年夏天北阿坎德邦发生严重洪灾之后,印度官员找到ICIMOD重新讨论数据分享的问题。这样一来还没有加入的就只剩下中国了。

瓦希德承认,“(这个项目)只是一小步”,但建立地区河流合作机制是一个棘手的任务。“我们的中心是从简单开始,从基础开始,让当地人民都参与进来,让规模逐步增大。”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